瑜伽老師,其實是高風險的行業,因為這個行業看起來有許多的假象,對一般女生來說,瑜伽老師,看起來美美的,一邊賺錢又可以一邊練身材,上班時間自由有彈性,時薪又不賴....因此,常會看到許多瑜伽中心大開師資訓練班,在這最熱門的風潮下,製造出一批批對瑜伽教學存有幻想的新老師。
在受訓的過程中,瑜伽醫學的比例很少,多半重心放在如何練就更高難度的體位,以此證明自己的確是高人一等,至少在體位法上是不輸人的,但在心的修練上,可能就付之厥如了。瑜伽,其實是一種修行,體位法也是一種修行,在每一種體位法裡,找到覺知與放鬆。但這談何容易,要在每一個體位法裡,以覺知的心而不是昏昧的心只是盲從在口令中,真的很難,因為人的惰性太強,人性始終跟隨著慣性而走,有人一輩子都無法走出自己設下的天羅地網,因為在那個舒適圈裡,自我可以稱王,可以控制一切,包括整個世界。
瑜伽老師,就是一個指引者,指引學生走出他的舒適圈,告訴她:世界的實相是,一切都是在變化的,人生就是不斷地在打破慣性,因為一切肉眼所見的,都會隨著時間的流動而不復存在,一切都是因緣聚會下,合和而生的,這才是實相,但這樣的瑜伽老師並不見得受到商業市場的歡迎,所以,很吊詭的是,在瑜伽教室,反而找不到瑜伽的精神,在workshop裡,找不到對身體的覺知,我們仍停留在肉體的追求,高難度的追求,心永遠抓不住,而瑜伽就是一門訓練心的科學。
教,瑜伽,真的很難,如果要教得很專業,而不只是滿足市場需求,討學生歡心。
學,瑜伽,也很難,如果心不放空,新的觀念永遠放不進來,身體會僵化,心也會變得更執著.
執著,正是人性痛苦的來源,放掉執著,才是練習瑜伽真正的目的。
瑜伽真正的本質很簡單,就像奧修的一句簡單的名言:頭腦的停止,就是瑜伽的開始。或是瑜伽經第一章第二小節,瑜伽就是練習如何控制心緒的浮動,yoga is the suppression of the modifications of the mind.這是印度智者Pantanjali所傳達出最重要的理念。
現在就來回顧以往的社會新聞,這些都和瑜伽有關,剛好有三則,分別是老師對學生,學生本身,以及老師本身。但同學要注意,這三則也和脊椎有關聯,脊椎是最容易受傷,但卻有最不被人重視的區域,大家放太多的心力在肌肉和骨頭上,但脊椎這個龍骨反倒成了配角.現在就來研究一下吧.
教動作弄傷學員 瑜珈教師被訴
【聯合報╱記者姜炫煥/即時報導】 2009.10.22 05:49 pm
瑜珈女教師今年1月5日傍晚,在台北市內湖區一個瑜珈社團授課時,見第一次參加的謝姓女子無法完成「左腳伸直、右腳盤起、兩臂前伸,上身彎曲貼緊左腿」的大拜式動作,從後推壓謝女的背脊,導致她腰椎受傷。士林地檢署今天依業務過失傷害罪嫌,將該瑜伽老師提起公訴。【2009/10/22 聯合報】@ http://udn.com/
高難度動作教學 瑜珈老師頸椎間盤破裂(2007/08/27 13:02)
地方中心/綜合報導
高雄市一名30歲的王姓瑜珈女老師在教學中示範高難度的動作後,忽然左臂像刀割般一樣疼痛難耐,被學生送往醫院急救;經醫師檢查後,原來是女老師的左邊頸椎間盤破裂而壓迫到神經根。對此,醫師表示,活動前最好先做暖身動作,避免在頸部僵硬時做不當轉動。
王姓知名瑜珈老師在高難度動作的教學後,突然感到左臂像刀割般的疼痛,且疼痛感是由頸部輻射狀分佈到上臂,因此被學生送到高雄市阮綜合醫院急診。核磁共振檢查後發現,她左邊第6、7頸椎有椎間盤破裂並壓迫到神經根,緊急會診神經外科後,醫師去除壓迫她神經根的椎間盤,術後恢復良好。
阮綜合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楊椒喬指出,脊椎是由一連串的椎骨所組成,椎骨與椎骨間的「椎間盤」就像漢堡中所夾的生菜與起司,如果受到過度壓迫,中間的軟骨就會因脫水或異常磨損,造成突出與破裂。她說,瑜珈的體位中有部份動作如後彎、下腰及扭轉等,若不慎將會造成脊椎嚴重彎曲等運動傷害。
楊椒喬提醒民眾,從事任何活動前應該先做暖身運動,並且避免在頸部僵硬時做不當的轉動;另外,民眾在做各類瑜珈體位時,下巴稍微內收可讓頸椎拉長一些,並保持整條脊椎呈自然狀態,避免使頸部過度扭轉或後仰而受傷。
美容師愛高難度瑜珈 致椎間盤壞死
中時健康╱【中時健康 黃曼瑩/台北報導】 2009-08-12 10:31 調整字級:
做瑜珈過了頭或不當,小心造成脊椎退化,一名37歲從事美容師工作的李小姐椎間盤因做高難度瑜珈過當而壓扁,並已壞死,腰椎第5節、薦椎第1節也出現壓迫性骨折,經手術取出壞死的椎間盤,才不再疼痛。原本就愛瑜珈的李小姐以為自己是因為運動不足,造成腰痛症狀,於是加強了練習時間及瑜珈難度,想要放鬆筋骨並使關節得到足夠的活動,豈料腰痛次數與頻率也跟著急劇增加,強烈的疼痛感延著腰部延伸到大腿,不但生活品質大打折扣也無法正常工作,讓她苦不堪言,尋求民俗療法推拿,反而更加疼痛,就醫檢查發現椎間盤出現壓迫性骨折。
林乾閔主任表示,椎間盤是脊椎與脊椎之間如同避震器般具彈性的軟墊,椎間盤的突出、破裂可分為外傷性及退化性兩種,以李小姐為例,由於工作需要時常彎腰,所以本來就是脊椎退化的高危險群,加上瑜珈或外力撞擊等外傷性因素,更增加脊椎受傷的風險,最常見的椎間盤病變的原因是「彎腰搬重物」,民眾除了要避免這樣的動作,一般在拿取重物的時候,最好也能緊記身體的軸線是正向的原則,並且量力而為、次數不要太過頻繁,將脊椎受傷的風險降到最低。
這三則新聞,都令人心痛與不忍,不論是發生在學生或是老師的身上。這些新聞,對國內整體瑜伽界都是一種傷害,對教學認真的老師更是一種打擊,一堂課的鐘點沒多少,但花在訴訟上的時間和金錢以及精神壓力卻會令人心力交瘁,這三則新聞絕非個案,哀矜勿喜,這些憾事有可能發生在你我的身上,但卻能凸顯瑜伽醫學的專業性,瑜伽是藝術但更是一門科學,心的科學,身體的科學。
在受訓的過程中,瑜伽醫學的比例很少,多半重心放在如何練就更高難度的體位,以此證明自己的確是高人一等,至少在體位法上是不輸人的,但在心的修練上,可能就付之厥如了。瑜伽,其實是一種修行,體位法也是一種修行,在每一種體位法裡,找到覺知與放鬆。但這談何容易,要在每一個體位法裡,以覺知的心而不是昏昧的心只是盲從在口令中,真的很難,因為人的惰性太強,人性始終跟隨著慣性而走,有人一輩子都無法走出自己設下的天羅地網,因為在那個舒適圈裡,自我可以稱王,可以控制一切,包括整個世界。
瑜伽老師,就是一個指引者,指引學生走出他的舒適圈,告訴她:世界的實相是,一切都是在變化的,人生就是不斷地在打破慣性,因為一切肉眼所見的,都會隨著時間的流動而不復存在,一切都是因緣聚會下,合和而生的,這才是實相,但這樣的瑜伽老師並不見得受到商業市場的歡迎,所以,很吊詭的是,在瑜伽教室,反而找不到瑜伽的精神,在workshop裡,找不到對身體的覺知,我們仍停留在肉體的追求,高難度的追求,心永遠抓不住,而瑜伽就是一門訓練心的科學。
教,瑜伽,真的很難,如果要教得很專業,而不只是滿足市場需求,討學生歡心。
學,瑜伽,也很難,如果心不放空,新的觀念永遠放不進來,身體會僵化,心也會變得更執著.
執著,正是人性痛苦的來源,放掉執著,才是練習瑜伽真正的目的。
瑜伽真正的本質很簡單,就像奧修的一句簡單的名言:頭腦的停止,就是瑜伽的開始。或是瑜伽經第一章第二小節,瑜伽就是練習如何控制心緒的浮動,yoga is the suppression of the modifications of the mind.這是印度智者Pantanjali所傳達出最重要的理念。
現在就來回顧以往的社會新聞,這些都和瑜伽有關,剛好有三則,分別是老師對學生,學生本身,以及老師本身。但同學要注意,這三則也和脊椎有關聯,脊椎是最容易受傷,但卻有最不被人重視的區域,大家放太多的心力在肌肉和骨頭上,但脊椎這個龍骨反倒成了配角.現在就來研究一下吧.
教動作弄傷學員 瑜珈教師被訴
【聯合報╱記者姜炫煥/即時報導】 2009.10.22 05:49 pm
瑜珈女教師今年1月5日傍晚,在台北市內湖區一個瑜珈社團授課時,見第一次參加的謝姓女子無法完成「左腳伸直、右腳盤起、兩臂前伸,上身彎曲貼緊左腿」的大拜式動作,從後推壓謝女的背脊,導致她腰椎受傷。士林地檢署今天依業務過失傷害罪嫌,將該瑜伽老師提起公訴。【2009/10/22 聯合報】@ http://udn.com/
高難度動作教學 瑜珈老師頸椎間盤破裂(2007/08/27 13:02)
地方中心/綜合報導
高雄市一名30歲的王姓瑜珈女老師在教學中示範高難度的動作後,忽然左臂像刀割般一樣疼痛難耐,被學生送往醫院急救;經醫師檢查後,原來是女老師的左邊頸椎間盤破裂而壓迫到神經根。對此,醫師表示,活動前最好先做暖身動作,避免在頸部僵硬時做不當轉動。
王姓知名瑜珈老師在高難度動作的教學後,突然感到左臂像刀割般的疼痛,且疼痛感是由頸部輻射狀分佈到上臂,因此被學生送到高雄市阮綜合醫院急診。核磁共振檢查後發現,她左邊第6、7頸椎有椎間盤破裂並壓迫到神經根,緊急會診神經外科後,醫師去除壓迫她神經根的椎間盤,術後恢復良好。
阮綜合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楊椒喬指出,脊椎是由一連串的椎骨所組成,椎骨與椎骨間的「椎間盤」就像漢堡中所夾的生菜與起司,如果受到過度壓迫,中間的軟骨就會因脫水或異常磨損,造成突出與破裂。她說,瑜珈的體位中有部份動作如後彎、下腰及扭轉等,若不慎將會造成脊椎嚴重彎曲等運動傷害。
楊椒喬提醒民眾,從事任何活動前應該先做暖身運動,並且避免在頸部僵硬時做不當的轉動;另外,民眾在做各類瑜珈體位時,下巴稍微內收可讓頸椎拉長一些,並保持整條脊椎呈自然狀態,避免使頸部過度扭轉或後仰而受傷。
美容師愛高難度瑜珈 致椎間盤壞死
中時健康╱【中時健康 黃曼瑩/台北報導】 2009-08-12 10:31 調整字級:
做瑜珈過了頭或不當,小心造成脊椎退化,一名37歲從事美容師工作的李小姐椎間盤因做高難度瑜珈過當而壓扁,並已壞死,腰椎第5節、薦椎第1節也出現壓迫性骨折,經手術取出壞死的椎間盤,才不再疼痛。原本就愛瑜珈的李小姐以為自己是因為運動不足,造成腰痛症狀,於是加強了練習時間及瑜珈難度,想要放鬆筋骨並使關節得到足夠的活動,豈料腰痛次數與頻率也跟著急劇增加,強烈的疼痛感延著腰部延伸到大腿,不但生活品質大打折扣也無法正常工作,讓她苦不堪言,尋求民俗療法推拿,反而更加疼痛,就醫檢查發現椎間盤出現壓迫性骨折。
林乾閔主任表示,椎間盤是脊椎與脊椎之間如同避震器般具彈性的軟墊,椎間盤的突出、破裂可分為外傷性及退化性兩種,以李小姐為例,由於工作需要時常彎腰,所以本來就是脊椎退化的高危險群,加上瑜珈或外力撞擊等外傷性因素,更增加脊椎受傷的風險,最常見的椎間盤病變的原因是「彎腰搬重物」,民眾除了要避免這樣的動作,一般在拿取重物的時候,最好也能緊記身體的軸線是正向的原則,並且量力而為、次數不要太過頻繁,將脊椎受傷的風險降到最低。
這三則新聞,都令人心痛與不忍,不論是發生在學生或是老師的身上。這些新聞,對國內整體瑜伽界都是一種傷害,對教學認真的老師更是一種打擊,一堂課的鐘點沒多少,但花在訴訟上的時間和金錢以及精神壓力卻會令人心力交瘁,這三則新聞絕非個案,哀矜勿喜,這些憾事有可能發生在你我的身上,但卻能凸顯瑜伽醫學的專業性,瑜伽是藝術但更是一門科學,心的科學,身體的科學。
若老師能事先明白脊椎的結構及其限制,以及明白核心肌群的重要性,並能區別學生體質的差異性,相信應能避免大部份的憾事發生,相信沒有一個老師會希望學生受傷,也沒有一個老師願意在大庭廣眾下出醜。
有時,做錯誤的動作比不做更可怕,有時,做錯誤的指導比不指導更恐怖。
努力,不見得就會成功,如果努力的方向是錯誤的,鐵定失敗。
有時,做錯誤的動作比不做更可怕,有時,做錯誤的指導比不指導更恐怖。
努力,不見得就會成功,如果努力的方向是錯誤的,鐵定失敗。
早期,瑜伽師資學的就是體位法的編排,如何練就高難度體位,強調苦學苦練,但現在時代變了,安全才是最重要的,安全的教學,帶給學生正確的體位,比學倒立學烏鴉式來得更重要.若能看出學生身體的差異,適時給予個別指導,那就更棒了.
加油,同學~
加油,同學~
引自「Judy Yoga」
明蓁老師親自修改